我与《人民公安报》的这份缘,可以追溯到14年前。那时,我初涉公安宣传工作,领导送我去参加《人民公安报》通讯员培训。正是那一次,我得以与公安宣传人面对面,那次培训的收获至今还滋养着我。
我第一次向《人民公安报》剑兰周刊投稿是2018年。那年,我看了郑大圣导演的《村戏》后,一口气写下3000多字的影评。那时的自己,哪里会写影评?这样的一篇作品,注定是青涩的。编辑老师武忞与我联系,跟我讲她对影评的理解。重新修改润色的稿件见报后,我的生活发生了奇妙的变化。那是一种活力,推动着我去发现、去思考;那是一种动力,催促着我提起笔,去书写、去记录。这种只言片语被定格为铅字、被读者阅读的感觉,太奇妙了。自尝到了这种滋味后,我便停不下来了。我用碎片化时间写作。在坐地铁、在片刻休息时间想到什么就记一笔,待时间充裕了,再好好组织语言。不知不觉,写作成为一种习惯。这习惯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,让我变得更易感动、乐于思考、愿意尝试。随着越来越多的作品登上《人民公安报》,创作之门也似乎向我敞开:我写影评、书评,写散文、警营札记,也写微小说……寻常的美好、细微的感动、战友的故事、动人的瞬间,经我的手变成铅字让更多人看到,我的内心也由此获得充盈。文章登载在《人民公安报》上,我于欣喜之余,也有了无形的压力。这让我强烈地意识到:我不只是为自己书写。为了更好地书写,我更勤奋地阅读。读得多了,可写的东西也多了。
与《人民公安报》结缘,给我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回忆。2019年我患病手术,卧床休息。百无聊赖中,《人民公安报》的约稿促动着我再次捧起书、提起笔,书写“警营超女”。2021年春节疫情期间,我为一名逆行的社区民警而感动,采访中,他多次提到了年迈的父母,我将这种难以言说的心情寄托于《祝福》。编辑留言:“这篇怎么写得这样好!”那一刻,我感到骄傲,不是为自己,而是为了无数个逆行的藏蓝身影。自我第一次向《人民公安报》投稿,至今已4年有余。回望这段旅程,满载着收获和成长:4年来,我发表作品近50篇,在“剑兰”这个有着无限可能的公安文学平台上,我找到了心灵的归属,遇见了更好的自己。
来源:中国警察网